首页 / 政府信息公开 /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/ 公开文件 / 正文

关于印发杨凌示范区小巨人成长计划培育企业实施方案的通知

来源: 发布时间:2016-08-05 11:27

杨管经发〔2016〕33号

杨陵区工信局、各有关企业:

杨凌示范区以打造陕西涉农工业战略高地为主题,为进一步壮大特色产业规模和涉农工业集群,集中优势资源,实现示范区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,围绕生物制药、农产品加工、涉农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,实施小巨人成长计划,培育一批特色工业企业,加快形成特色鲜明的涉农工业体系,制定本方案。

一、主要目标

力争通过2-3年的努力,支持培育20户年产值5000万元左右的规上工业企业形成年产值超亿元的小巨人企业集群。其中2016年培育2户,2017年培育9户,2018年培育9户。到2018年,示范区10亿元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0户,过亿元企业50户,生物制药、食品工业两大特色产业规模突破100亿元,农业装备制造产业规模突破50亿元。

二、工作任务

依据2015年工业企业产值,确定企业21家重点培育扶持,重点针对企业存在的31项主要困难和问题集中解决(详见明细表),工作期内纳入企业另行加入。

三、保障措施

1.领导包抓项目。确定的小巨人计划企业要由经贸和安监局负责人同志逐一包抓落实。各包抓局长和包抓工作人员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、责任意识,明确各自包抓工作的责任和任务,要每两周至少抽出一天时间深入企业,及时解决问题,化解困难。要重点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、市场销售、融资贷款和技术改造等方面的实际困难,真正使包抓的企业能够健康发展。

2.加强政策支持。创新支持企业发展政策。进一步拓宽服务企业模式。鼓励和支持企业兼并重组,培育和壮大一批在国内外具有竞争力的优秀企业。加大力度减轻企业负担。继续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,按照规定调整和减少收费基金项目。积极支持科技成果转化。以企业技术需求为牵引,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、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等驻区高校院所及相关中介机构,打造产学研协同创新服务对接平台,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,推动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。

3.开展精准服务。加强对培育企业项目跟踪服务,要提供“一条龙”服务,统筹协调相关职能部门“一揽子”解决企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,为企业排忧解难。针对培育企业实施全方位动态管理、跟踪服务,依据小巨人成长计划培育企业名单,组织实施培育计划。企业要素保障实行“直通车”服务,在融资服务、人才需求、市场推广、生产要素提供等方面给予优先保障。建立健全问题会办、分级协调、跟踪服务机制,保障企业稳定生产。加强培育企业投资项目在规划布局、招商引资、实施建设等方面统筹管理,优化投资项目行政备案和核准流程,提高前期工作效率,重大项目用地、用热、能耗等指标给予优先统筹解决,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。

4.进行重点监测。建立重点培育企业工业经济运行监测信息网络,实施信息员考核建立制度,加强对工业经济运行的协调服务和预警监测,保证企业正常生产和运营。定期深入企业开展调研,及时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新动向,新亮点,新信息。对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重大关键性问题,及时梳理研究,协调解决,确保工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。重点支持有市场、有效益的企业加快生产。

5.加大融资力度。推动设立融资担保资金、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和企业融资转贷基金,支持投贷联动、拨投联动等方式,重点支持高成长企业项目跟进投资、技术改造投资、新产品产业化推广、上市交易等,降低企业融资门槛,支持企业通过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等多种形式获得资金,帮助企业开展转贷业务,保持融资平台可持续性发展。支持企业在主板、新三板、Q板、E板等多层次资本市场募集资金,解决资金问题。

6.支持首套装备应用。落实国家建立首台(套)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的政策,支持和鼓励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企业自主投保,保险公司提供定制化综合保险产品进行承保。对生产国家《首台(套)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》所列装备产品且投保首台(套)重大技术装备综合险的制造企业,及时向国家有关部门推荐申请保费补贴,对获得国家实际投保年度保费80%补贴的制造企业给予实际年度保费20%的补贴,争取对符合省内首台(套)技术装备推广应用的制造业投保企业给予实际投保年度保费50%的补贴。

7.推动企业技术创新。加大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支持力度。鼓励企业引进国内外先进适用技术,提升装备工艺水平,支持企业开展核心、关键技术研发,引导企业与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联合开发,支持企业建设技术研发平台,对获得相关部门认定的研发平台给予奖励。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加大信息智能设备及技术的投资应用,推动工业化、信息化有机融合,提升企业创新能力。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杨凌示范区经贸和安监局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2016年7月29日